铜合金的高纯化与微合金化

一、高纯化


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材料的导电、导热性。工业用铜合金的含铜量由99.90%到99.95%,再到99.99%(4N)甚至更高,如含铜99.9999%(6N)的超纯铜,杂质含量要求也更加严格。如含氧(O)量由0.01%~0.05%减少到0.001%~0.006%,直至0.0002%~0.0003%,减少杂质对导电、导热性的影响。


典型应用实例如网络传输连接导线用高纯铜、电真空器件用高纯无氧铜、准确制导和高保真信号传输,及超导体用单晶铜和超纯铜等。与多晶铜相比,单晶铜的抗拉强度降低了24.71%,伸长率增加了2.39倍,断面收缩率增加了4.14倍,电阻率降低了31.7%,小于1.72×10-8Ω•m,其含氧量小于5×10-6,含氢量小于0...5×10-6,密度大于8.92t/m3。


铜合金


铜合金材料向高纯化方向发展的另一方面,表现在微合金化铜合金中,要求铜合金基体的高纯净化,以保证材料具备更高的综合性能。


二、微合金化


目的是牺牲較少的导电导热性换取其他性能,如强度的大幅度提升等。如加入0.1%左右的铁(Fe)、镁(Mg)、碲(Te)、硅(Si))、银(Ag)、钛(Ti)、铬(Cr)或镐(Zr)、稀土元素等,可以提高其强度、硬度、抗软化温度或易切削性等。微合金化铜是当前铜合金材料开发的热门之一。


有氧铜的概念是相对无氧铜而言,其铜含量在99.90%以上,相当于一般的纯铜,但其氧含量控制在0.005%~0.02%,同时可以实现导电率在百分百IACS以上。这是因为适量的氧对于晶间的杂质元素起到一定的氧化化合作用,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基体。


上一篇:复杂多元合金化和复合材料化...
下一篇:黄铜和纯铜之间的区别

分享到